第5章 第 5 章

很重要的事情?

顾晓华将德芬的话暗自咀嚼了下,立刻警惕起来。

他问也不问,便是一顿抢白:“德芬,你是不是又想说咱俩结婚的事?哎,我说你怎么回事啊?上次春节的时候我不是都已经跟你把摆在咱俩面前的现实问题分析给你听了吗?我家里还没松口呢。你得先把我爸妈哄开心了,让他们点头同意了婚事再说!”

闻言,德芬沮丧又委屈。

为了这段感情能有个结果,她被逼变得越来越不要脸面了。

没办法,她的年纪上来了,她是真的着急了。

年过二十后德芬就再没有过十几岁时候的冲动和无所畏惧了,她想事情想得长远了。她已然明白男人对年龄无所谓,四五十岁的老光棍还有本事娶到十八岁的小姑娘。但女人的年纪一大,出嫁困难不说,最难的是生孩子。

农村人十分注重子息繁衍,找媳妇先问年纪。年纪大了看不上不说,背地里还会各种编排你。说什么这么大了还没嫁出去,能是好货吗?这种恶毒的话听到真能活活被气死。就说近年,爹妈没少为了她跟村里乡亲吵架,开罪了不少人。

这些难处德芬自己不好讲出来,顾晓华也不知他听没听到那些风言风语。总之,春节的时候两人说到结婚,他只讲他的难处,丝毫没考虑到她也有难处啊。

对两人的婚事,前几年顾晓华总推说他好不容易分配到省城工作,得先要在单位上扎下根基才行。他才工作,各种头绪要理会,还有人情世故要学习,实在没精力和心情去考虑结婚的事情。她觉得男人说得有道理。

只是这种话说了两年多,德芬听腻了。

这可好,好像猜到她已不会轻信他的话了,现如今,顾晓华再不拿他在城里根基未稳、人情世故要学做借口了,他开始拿他爸妈当挡箭牌。

且听他那话里的意思,反而还怪罪起她是她没做好呢。

德芬咬着小嘴儿沉默不语。

半晌没听到她回应,顾晓华少有的良心突然冒了下头,“德芬?你在听吗?”他小声问。

“我听着呢。”德芬木然回道。

听出来她的不愉,顾晓华有些不自在,压着嗓子低沉地咳了两声,以粉饰太平。

德芬果然立刻就被他转移了注意力,“晓华哥,你感冒了吗?”

“啊,是有一点,咳咳。”他又做作地表演。

德芬已完全被他牵着鼻子走,关心地叮嘱他:“春末夏初,早晚温差变化大。你多穿点衣服,宁多勿少。”

“嗯,我记住了。呃,那个……德芬,你要站在我的角度为我多想想呀。”顾晓华说话温柔起来,口气也不再那么生硬,低低地细哄她。

“百善孝为先,我爸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成才,我不能忤逆了他们的意思,让他们伤心难过是不是?我这边一直在劝爸妈改变观念呢,我跟他们说了不是说城里人就非要娶个城里媳妇,主要还是得看媳妇是不是温柔善良懂事,户口不重要。”

“你那头也想想,如果不经公婆的同意就进了门,你将来能同我爸妈把关系搞得好吗?公婆不高兴,家宅不宁,我夹在你们婆媳之间,我能安心工作吗?而且人家也会说你闲话啊。他们肯定只会说是你伺候不好公婆,而不会说是我爸妈容不得媳妇,毕竟你进门前没得到我父母的认可。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了之后才好结婚,知道吗?不被父母接纳的婚姻,是走不长远的。”

德芬忙分辨说:“我爸妈这边是同意的,就是你妈她……”

“是啊,如今就是我爸妈这边还有阻碍。”顾晓华抢着道,“无论如何,婆媳之间的问题肯定要早点解决了,不然过门后更麻烦。你不要着急,德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另外,德芬,你那边也想点办法啊,你勤快点,经常去我家里走动走动,帮我爸妈多干点农活……”

德芬实在听不下去了,“晓华哥,我为你家干的农活儿还少吗?七年了……”

电话那端一滞:“你,你可以再勤快点啊。”

德芬心冷了,握紧电话,不觉将压抑许久的怨言说出口,“晓华哥,算了,其他都不讲了。今天我就只问你一句,你真的还会娶我吗?如果你没那个心思,就早说出口,我不会纠缠着你不放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听筒里静默了足有半分钟,德芬觉得这该就是顾晓华想分手的意思了,却,骤然传出来他一下子拔高了八度的音量,把她吓得一抖,“你在乱讲什么?我怎么会不娶你?!”他火大道,“我不娶你,我还是人吗?”

德芬吊到嗓子眼儿的心落下来,自责地心说,他这么生气,是她错怪他了。

紧接着就听顾晓华指天发誓地道:“你无怨无悔地等了我这么多年,对我一心一意,一颗心都在我身上。我若不娶你,村里人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说我是陈世美,是负心汉,所以我肯定会娶你啊。德芬,我发誓,若我不娶你,就让我遭受天打雷劈!”

德芬:“……”

原来你只是在意村里人对你的看法啊。

德芬的眼眶红了,轻嗤:“晓华哥,你发誓愿发得越来越娴熟了。”

顾晓华听不出她语气好歹,反倒说她:“德芬,你要成熟点,分清主次。现在的关键是把你的准公婆哄好,哄得他们点头才是。我这里是完全没问题的。”

德芬张口想说,我哄了他们七年,从两人的感情摆上明面那会儿开始,她就把顾晓华爹妈当公公婆婆小心谨慎地伺候了,就差搓脚倒尿桶了,还要怎么哄?又要哄多久?

就此时,突然听到电话里头遥遥的有个年轻的女声隐约的嗔怨,“顾晓华,你接谁的电话接这么久?等你吃饭都等半天了。”

德芬一愣。

女人的直觉叫她的心一下子提起来。

刚刚想说的话立刻咽回肚子里,不安地问:“晓华哥,谁在跟你说话啊?”

顾晓华充耳不闻,匆匆道:“好了德芬,有事情就给我写信说。不要打电话,影响我工作呢。下班了,我要去吃饭,下午我还要上班。不能多耽搁,不然中午没时间睡午觉。”

说罢,也未等德芬回应,啪的一下径直把电话挂了。

德芬呆呆地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的盲音,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强忍着,狠狠吸了吸鼻子,微微仰着头把泪水憋了回去。调整好情绪后她转过身去正要搁下电话,听到一句惊雷般的话,“你打了十四分钟零六秒,算十五分钟,一共是三十块钱。”

三十块钱???

德芬心疼得眼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农村家庭,没固定的收入来源,一切全靠售卖农产品所得。

养猪是大头收入,可往往只有下半年才有收入。且价格随着市场波动大,有些年节卖得到一块五一块八一斤,有些年节就只卖得一块钱,甚至是八毛钱一斤都卖过。而且猪贩子压价凶,看你这猪称重前吃了东西,他直接砍掉十几斤。或是看你这猪肥得奇怪,光是泡泡肉,知道你喂了饲料,他压价更狠。

饲料猪卖不到好价钱,但是纯粮食猪又长不到好胖。

除开这大头收入,平时急需用钱的时候,就只有趁着赶场天去挣钱花。

每到赶场天来了,就去地里拾掇些种的蔬菜瓜果,挑些圈里养的鸡鸭、下的鸡蛋鸭蛋,或是自己做的豆瓣酱、干腌菜、豆豉、红苕粉之类,装上一担子或者一背篓,背着挑着到镇上去卖。卖给在镇上居住的居民、馆子老板,或是下乡镇来收购的二道贩子。

这么辛苦,赚的也只是零零碎碎的小钱。每赶一次场,也就挣个几十块。

农村家庭的收入,着实来之不易。三十块钱呐,想她背着一背篓七八十斤的黄花梨,赶场天步行两小时走到镇上去卖,才卖得四十来块钱。

德芬噙着眼泪给村委的人说好话,记账按了手印签了名字,人家才同意她赊账。

直到走出村委办公室,德芬才醒过神来。

哎呀,她原本想讲的事情一个字都还没跟顾晓华讲啊!

省城那头,搁下电话的顾晓华,紧皱的眉头能夹死一只苍蝇。

德芬追他是追得越来越紧了。

他明白两人这段感情拖不了多久了,是结婚是分手,恐怕今年内就得给曾家一个准信。

以前他年轻,做事情冲动,不计后果。

其实上大学之后,他就逐渐意识到德芬并不适合自己。

不说两家的家庭经济情况有较大落差,只说两人的精神层面上的差距就明显起来,他的话题,好多德芬都已接不住了。

你给她说报纸上国家近来一直在鼓吹宣传国企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不知道这股大风会怎么刮,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工作。她给你说隔壁王婶儿家的黑猫同李麻子家的黄猫跑出去十几天,回来大了肚子,不久后生下来一窝黄色的小奶猫。

不过他那会儿对德芬还是比较喜欢的,舍不得分手,同时也因为精神上需要她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存在。

他是农村出身,班上城里姑娘没人看得上他。班上的同学赶时髦大家都在谈恋爱,若是每个月都有女孩子写信给他,好歹也能给他挽回点面子,叫人家知道他不是没人喜欢的。

但自打工作分配到省城、他留在大城市里工作以来,顾晓华的心思就全变了。

他是城里人了,他端上铁饭碗了,他高人一等了……这些思想充斥他的脑海,对德芬,已经不再稀罕,他已压根儿就不想再娶她了。

德芬已经配不上他。

可,抛弃了德芬,他又找谁结婚去呢?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当年上学上得晚,九岁才读小学,高中又复读了一年,如今他已经是二十七岁了。

以前的同学,结婚早的,孩子两三个,大的都上小学二年级了。

婚事其实早就提上了他的日程,但就只是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他一大龄男青年,农村出身,在省城没房没车。工作两年多了还住单位宿舍,跟另一个同事挤一室一厅的屋子。

当年他能分配到省城国企工作,全靠毕业前夕他花大价钱打点,就这一下掏空了他家所有的积蓄,不然他就分配回老家县城了。

进倒是进了,可大城市里的国企,能进来的人都不简单,尽是些出身好的。单位上那些男青年,要么早就有女朋友,要么进单位不久就有人说媒了,如今就他一个落单。

他的工作虽好,可农村的出身是横亘在面前的一道深沟,城里姑娘眼光高得很,哪个又愿意低嫁给他一个乡下出来的白衣书生?顾晓华为此苦恼不已。

这也是他拖着德芬这几年迟迟不给准信的根本原因。

他在骑驴找马呢,不想鸡飞蛋打,啥也没捞着。

不过呢,对此,顾晓华没一点羞愧之心。

他不信德芬就没存着骑驴找马的心思,不然的话,怎么总听到爹妈讲德芬在老家相亲不断?所以,两人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欠谁。

拧着眉头还在想如何能将这一年拖过去,两个年轻女人手挽手走上前来,“顾晓华,你是聋子吗?喊你吃饭呢。”

顾晓华抬头看去。

对他说话不客气的是他的女同事,叫方玲玲。

方玲玲旁边站着的高个苗条的女人是她的好朋友张娴雅,两人也是高中同学,还是一个大院里的邻居。

这张娴雅有来头,她的父亲正是顾晓华单位上的领导。张娴雅的母亲也在丈夫一个单位上,在工会干着很清闲的文职工作。只这张娴雅却啥也不是,听说高考落榜后赋闲在家近两年了,每日呼朋引伴地只是到处耍,并不找正经事情做。

不过,那有什么?她自己没工作不打紧,她有个好父亲就行了。

顾晓华向张娴雅献殷勤已不是一天两天,但这女人对他爱答不理,叫他一颗心落不到实处。

方玲玲推了他一把,“发什么怔?一起去吃饭,去不去?”

“去!去!”他一笑,看向张娴雅,“昨晚散步的时候你请我吃了支冰棍,今天这顿午饭便就我请了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