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孙剑辉的家在京市西山军区大院,自从上回受伤后,这几年都没有回家。

上次受伤留下这么一个尴尬的后遗症后,孙剑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回到家总感觉沉闷,一家人都把他当成玻璃人,小心翼翼的怕碰触到敏感的话题,还有家人不经意流露出的怜悯……渐渐孙剑辉也不想回家。

其实他想告诉家里人,比起长眠在边境的战友,自己已经很幸运,还能够和家人团聚,所以他孙剑辉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也能坦然面对身体的后遗症,根本不需要怜悯和同情。

孙剑辉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自家的院子,几年没回家,院子里依旧是花团锦簇,这些都是退休的老妈的杰作。

家里帮忙的王阿姨最先发现了孙剑辉回来,激动的拉着他不放手,大声的叫着老妈的名字,“淑珍,淑珍,快出来看看是谁回来了?”王阿姨是老妈的远房亲戚,六亲无靠,就一直在孙家帮忙,久了也像一家人。

好久没回家的小儿子突然回来,给了王淑珍一个意外的惊喜。拉着孙剑辉问长问短,王阿姨则赶紧提着篮子到大院的服务社去看看,有什么孙剑辉爱吃的菜。

看着欢喜得眼角泛起泪光的老妈,孙剑辉心里一片酸楚。这几年,每次自己出任务不回家过年,老妈都会在大年初三坐上火车到广市来,不管自己在不在家,老妈都会住上半个月,每天买菜做饭,自己厨房里齐全的炊具就是这样添置出来的。

“妈,别担心,我在广市挺好的。以后也不会再出危险的任务了,我马上就要调动工作岗位。”孙剑辉轻声安慰老妈。

“那就好,妈就放心了。”王淑珍听孙剑辉说要调动工作岗位,心中大石总算落下。不结婚就不结婚,只要孩子好好的就行。

王淑珍看到王阿姨买了条大黑鱼回来,忙拍着孙剑辉的手说,“你先回房洗个澡,妈去给你炖个黑鱼汤,你看你又黑又瘦,得好好补补。”说完马上笑呵呵的和王阿姨一起到厨房忙碌起来。

孙剑辉洗完澡刚下楼,就看到老爸孙伟全回来,看到小儿子他十分惊喜,刚好孙剑辉想和老爸先沟通,就跟着孙伟全后面走进了书房。

“小辉,有时间多回来看看你妈,她很挂牵你!”孙伟全放下公文包,父子俩在书房的沙发上坐下。

孙剑辉点点头,递给老爸一根烟,帮着点了火,自己也点了一根,和老爸直接切入正题。

当孙伟全听说儿子的身体恢复正常时,激动得老泪纵横,老天有眼啊,儿子终于不要当光棍了。

然后又听到儿子期期艾艾的说喜欢一个女人,但是这个女人结过婚,男人死了,带着一个四岁的女孩。

“你是担心你妈不同意”孙伟全把烟摁熄在烟灰缸里面,用力拍拍儿子的肩膀,“只要人品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你妈的工作我来做。”儿子三十多了,好不容易身体恢复正常,又有了自己喜欢的女人想成个家,做父亲的应该鼎力支持。

“嗯!”孙剑辉轻轻点点头。父子俩一块下楼吃饭,今天不是周末,大哥和二哥一般都不过来。

孙伟全今天兴致很高,硬是把自己收藏的茅台酒打开,让孙剑辉陪着喝两杯,王淑珍在旁边劝都劝不住。

晚上微醺的孙伟全把儿子身体康复的消息告诉了老妻,王淑珍欣喜若狂,“我是不知道,知道今晚要陪你们喝上两杯!”

“你儿子喜欢上一个女人,但是那个女人结过婚还带了一个孩子。”孙伟全直接把“卫星”放了出来。

“小辉是不是被骗了?”王淑珍第一反应是儿子被女人骗了。

“你儿子32了,不是23岁!”

“不行,我儿子这么优秀,怎么能娶一个带孩子的寡妇?!”王淑珍想到周围有许多门当户对的女孩可以当自己的儿媳妇,立刻强烈反对。

“儿子受重伤在抢救时,你怎么和我说的,淑珍?”孙剑辉在边境打仗受重伤转移到广市抢救时,王淑珍在手术室外哭得声嘶力竭,反复对丈夫说,只要小辉有条命就行,其他的都不管。

“可儿子这么优秀…”还没说完被丈夫打断了。

“再优秀他也有七情六欲!小辉今年30多了,想要什么自己应该很清楚。淑珍,你不觉得小辉很可怜?30多了才能象普通人一样结婚! 院子里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快十岁了。”孙伟全想到就一阵心酸。

“淑珍,你儿子好不容易喜欢一个女人,为了和她结婚还专门跑回来征求我们的同意,你要不同意,万一你儿子以后不结婚了怎么办?”孙伟全继续劝说门当户对思想严重的老妻。

“到时你哭都没地方哭去!他都32岁了,我们当父母的不要干涉太多!”

“哎,找个没结婚的农村大姑娘我也认了,怎么非看上个寡妇?”王淑珍心情大起大伏,刚才欣喜若狂,现在则愁的觉都睡不着了。

“我只要一想到小辉当时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样子,他说什么我都会答应!”孙伟全沉默了半晌,说了一句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不管了。”王淑珍终于点头。

儿子啊,我终于不负你的重托!你妈的思想工作可不是一般的难做!孙伟全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孙剑辉得知这一喜讯,忍不住一脸的笑意。真想看看这女人到底有什么魅力,竟让平时总板着个脸的儿子都开笑脸了。

王淑珍心里还是不痛快,可她担心出现丈夫说的,万一儿子这个谈不成,以后都不结婚了咋办?

老妈这里算是勉强过关了,孙剑辉兴奋的盘算着,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去找杨美玉表白?最后决定速战速决,明天就回广市,先找杨忠辉要个地址。

自己要是动作不快点,万一真象韩铁说的,老家追求杨美玉的人多,她有了喜欢的男人,自己不真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杨芷青这几天在老家总觉得耳根发热,用老人们的话来说,是有人挂念着你才会这样。谁会挂念自己呢?突然想到“黑冰块”孙剑辉在站台上深深的看自己那一眼,杨芷青不仅耳朵发热,脸也开始发烫。

从广市进的衣服已经全部卖光了,周明莲还联系了不少电子表的订单。杨芷青想把三哥一家安顿好以后就去广市进货。

三哥和三嫂最近赶场买菜回来然后做二道贩子在菜市场卖菜,一天也能赚个大几块钱,两口子尝到了甜头,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早出晚归。

杨芷青早上带着几个孩子到粉店吃早饭,发现粉点旁边还有一个小房间,就问粉店的张大姐那间房是做什么的?

张大姐告诉杨芷青,那间房啥都没做,就是放杂物的。

杨芷青眼睛一亮,问大姐这间房子可以出租吗?她准备让三哥和三嫂租这间门面卖包子馒头和稀饭,忙的赢的话还可以卖煎饺和油条。刚好旁边就是米粉店,两个早餐店开在一起,来光顾的客人还多一些。

一个月坐着能收几十块租金,大姐有啥不肯的?杨芷青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卖米粉的张大姐,请她帮参考一下。

张大姐爽快的笑着说,应该可以,三哥三嫂只要不懒,开个早餐店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说做就做,杨芷青立即和张大姐租下了这间房子,交了半年的租金。张大姐又介绍了个改水电的师傅,那师傅还会一点泥瓦匠的工夫,杨芷青让师傅把房间里打两个个灶台一个案板,地上全部砍上水泥。

晚上三哥两口子回来,杨芷青就开始突击培训他们做包子馒头,包饺子。这些学会都很容易,但要做的好得靠自己摸索,杨芷青也只是会做而已,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三哥两口子还是有些积蓄,第二天周春香就拿着存折本去信用社,把杨芷青垫的钱还了。

杨芷青收下钱,“三嫂,你们如果手头紧再开口啊!”已经帮着出主意了,出钱就算了,杨芷青自己也很缺呢!

没几天,三哥的早餐店悄无声息的开业了,刚开始包子馒头都不敢多做,一天煮一大锅的绿豆稀饭,卖一两百个煎饺,到中午时也差不多干干净净,两口子算算账,除了房租水电,一天也能赚个一二十块。在农村一年忙到头不过混个吃饱,钱真的赚不到多少,三哥两口子对这个收入十分的满足。

杨芷青把小丫拜托给三哥两口子照顾,又开始了去广市的行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