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至和元年,汴京。

州桥边,一个身着白色襦裳、文士模样的男人在此站立多时。时值九月初,虽暑气渐消,临近正午仍日光炽热,男子张望些许,终于在熙攘人潮中寻到等待之人。

“介甫兄,”白襦男子含笑拱手,“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来者会意一笑,这笑在熟悉他的人看来是极难得的:“阔别数年,子固兄仍可一眼便认出我来。”

“我知介卿,如介卿知我,加之数年书信往来,我又岂会忘了介卿。”

曾巩话里用上了两人书信中的称呼,带着些许玩笑意,于是两人俱笑了。

“安石来迟,劳子固在此久候。”

“无碍,是我来得太早,这附近人多密集,恐找不见你。”两人说着,便沿着街道一侧朝前走去。

自州桥南去,至朱雀门外,当街铺户林立,夹道正店酒楼、肉铺果子、衣饰书画、香药铺席,门面阔然。夏季甫过,叫卖消暑冷饮之声不绝于耳。

“此间夜市更盛,有许多商铺专卖小吃点心、奇珍物件,改日介甫可携家人一同来此,以令弟令妹的年纪,想必对这些东西十分喜爱。”

“哦,子固何时也熟悉起汴梁的夜市?”

“哪里是我熟悉,自是有人告诉我的。”曾巩笑道。

两人聊着,踏进一间悬挂“张家分茶”牌匾的食店。

“知你素不喜繁奢,此店无彩楼之奢靡,又含正店之丰肴,是难得的上佳食所。”午时店内客流众多,曾巩一面介绍,一面引友人绕过厅堂登往二楼。

二楼临街设吊窗,吊窗前垂着轻纱幕帘,将内外隔绝,四角花竹掩映,布局陈设雅致洁净。

各桌早已坐满了人,向四周巡视一圈,曾巩目光忽地顿在某处。望见一个熟悉的背影,他微讶过后,不由弯起眼眸。

“巧了,今日又遇见一位友人。”

靠窗位置坐着个瘦薄的少年,月白色衣衫,只普通书生打扮,在曾巩朝他走来之前,他浑然未觉地将头对向窗外,赏景喝茶。

旁桌有人窸窸窣窣地说话:“来了来了!快坐下!”伴随些悄悄摸摸的动静。然此番动静皆在当下和谐热闹的厅堂氛围中被忽视了。

直至“咚”地一声沉响伴着惨呼,所有人的目光顷刻间聚集起来。

众目睽睽下,只见一名布衣男子以狼狈的姿态跌坐在地,左手撑地,右手显然是在摔倒前想扶住桌角却没能扶稳,连带着掀翻了桌上的汤碗,怀里倒扣着半碗汤,衣衫尽湿。

他面露痛苦之色,溢出压抑的呻|吟,旁桌几人仰头大笑起来。

那几人俱锦衣玉服,容貌举止不似寻常人家。“哈哈哈哈,我说这蜡管用吧,涂在地上立时见效!”其中一人道,“李秀才,这羊肉汤可好喝?”

李秀才没有答话,忍痛皱眉将怀里的碗拾起,搁回桌上。

几人见他不答,继续嘲道:“李验,你说是这摔在地上的滋味更不好受呢,还是名落孙山的滋味更不好受?考了这么多年进士,如今年近四十,还守在京城做什么,回家耕地不好么?”

多半是富家子弟专门在此找乐子。围观众客心知肚明,然未有人敢上前作声。

曾巩眼神黯了半分,未察觉到身侧友人的眉头已是紧紧皱起。

突然听得“刺啦”一声,板凳划开的声音。一道细瘦的身影奔至李验身边,将他从地上扶起。

可以看出奔过去的男子身量不高,胆子似乎也不大,只因他全程是缩着脖子的,脑袋也不敢抬起,像害怕被看到脸,他帮着拍了拍李验后背衣衫,低声慰问了两句不清楚的话。

旁边奚落的几名青年有些讶异,为首一人面色泛冷,重重咳了声。

扶着李验的男子脊背陡僵,迟疑片刻,仍旧缩紧脖子,搀着李验自廊道另一侧楼梯步下二楼。

待二人消失于视野,几名锦衣青年搁了碗筷,鼻子里各自发出不屑的冷哼,意兴阑珊地倒进座椅。

曾巩与友人相互对视,也返身步下了二楼。

*

厅院中,方才那名上前搀扶的少年兀自站在阶下出神。

曾巩自他身后而来,望见那亭亭背影,唇边不由漾出抹笑,轻声咳了下。

少年背影明显一耸,回首,却在看清来者之时绽出笑容:“子固哥哥!”

两弯柳叶细眉,明眸湛湛,白嫩脸庞,哪里是个少年人,分明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她着一身月白色圆领窄袖袍,单从后面看,倒真可能被认作男子。

“阿念。”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方才那几个纨绔追过来打我。”少女抚着胸口夸张道。

“既然害怕他们打你,为何还要去扶那人?”

“都怪叔父把我教得太正直了,”少女正经道,“下次一定要抑制住这种本能。”

曾巩忍俊不禁:“你呀。”

“对了,子固哥哥怎在这里?”

“我同介甫约在此处,他近日回京述职,前两日方到,我带他四处走走。”见少女喃喃着“介甫”两个字,曾巩顺势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同你提过的,与我年少相识的好友,王安石,王介甫。这位是欧阳老师的侄女。”

少女眼睛刹那间亮了起来,目光投向曾巩身边的男子,只见一身青灰色宽袖长袍,罩在瘦削但并不单薄的肩身,男人腰间束带,身材高直,面容看上去二十余岁,鼻梁高挺,眉骨清冽,颧骨略高因而使五官微微透着凌厉,一双嵌在其中的沉黑瞳眸璨璨有神。

王安石自然也望向了她。

“先生好,我叫欧阳芾。”少女眸子亮晶晶的,声音不知为何忽而变得轻细,“我读过你的文章,我特别喜欢,我还会背。”

直率之语让两人皆愣了下。这纯属是千年后的人对于课本上的古人刻在骨子里的敬畏,可惜这种敬畏旁人并不知情。

曾巩闻言,失笑道:“介甫莫怪,你那篇游记我拿给老师看时她亦在旁,便叫她也一并看了。”

“不会。”王安石平淡道,欠身拱手,“某谢姑娘抬爱,区区拙作,还望姑娘勿放心上。”

没料到他是这个反应,欧阳芾欲再说什么,忽闻房门打开之声,李验已换好衣裳走出屋子。

适才被洒了满身的汤,欧阳芾便带着他向店家临时借了间屋子清理衣物,店主人好心善,又多借了件衣裳给他。

“今日多谢姑娘。”李验神色已恢复平和,完全看不出方才的窘迫与痛苦。

“你还好吧?有没有摔伤或是烫伤?”欧阳芾关心道。

李验只摇了摇头。想来就算有伤他也不会说出口,欧阳芾便没有再问。

曾巩道:“李兄,方才那几人你可认识?”

李验点头:“京城贵胄子弟,平日喜爱在街头闲游,家中父兄多在朝为官,故而每届科考的结果亦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顿了顿,又道,“想必那几人之中,将来又有不少可凭荫补入朝为官。”

本朝选拔官员,素有荫补的制度。高级官员的直系、旁系子孙,皆有不参加考试、荫补做官的机会。唯一缺点是荫补之人后续升迁提拔会受到一定限制。

然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能够入朝为官已是难上加难,若得此机会,又怎在乎后续升迁问题。

“荫补之道并非正途,若有心为官,不该贪此捷径,这样的官即便做了,也只会贻害一方。”

欧阳芾讶异地望向王安石,他神情肃冷,口吻如其脸色一般不留情面。

李验略带尴尬地笑道:“兄台说得极是,是我心思岔了,不应作此想法。”

他转而又对欧阳芾道,“姑娘放心,那些人虽言行放浪,却不会为难女流之辈,姑娘若还回二楼,自去便是。”

“好,”欧阳芾点头,想想又道,“今日之事,你别放在心上……每个人的路不一样,不能拿来比较。”

“我知晓。”李验笑笑,然而任谁都看得出笑容勉强。

李验走后,欧阳芾望着他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曾巩见她一脸哀愁,不禁温和道:“阿念何故作此叹息?”

“我本想安慰他,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成功也不止一种,但又想到,若他真的认可这般观点,便不会年复一年为科考奔忙,直至不惑。好似大家皆把考取功名当做唯一的道路,这样不辛苦么。”

“即便如此,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你不必过于伤神。”曾巩宽慰道。

“考中进士,之后呢?许多人只为考功名而考功名,可考取功名后做什么,并无高远理想去支撑,这样的执著,有时还挺可怕的。”

她似不经意抒发感慨,其间包含的深意,却令曾巩感到诧异。

“......你啊。”再度叹出这两个字,这次更多的却是无奈。

跟着欧阳老师的几年,她确确实实看了些东西,也确确实实往心里去了。

“在你看来,何为高远的理想?”

突兀的一句话,让欧阳芾扭头望向发问之人,王安石正视着她,神情一丝不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芾谨慎道。

她用的是本朝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典范,范仲淹的名篇名句,故而在场两人一听便懂。

王安石沉默些许:“我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

欧阳芾想问,又觉不太合适,生生憋了回去。

见王安石转身,道了句“回去吧”,便只留下直挺挺的背影。

欧阳芾站在原处,半晌,看着逐渐走远的王安石惆怅道:“我感觉他不喜欢我。”

曾巩不由笑起来:“怎会,介甫平素性子如此,看似淡薄,实则胸怀开阔坦荡,你无需如此担忧,依我看,他必是欣赏你的。”

“真的吗?”欧阳芾仍存怀疑,用“你是他朋友,自然说他好话”的眼神望着他。

曾巩笃定颔首:“介甫向来耿介孤峭,不随俗流,若他对你无兴趣,方才便不会问你。”

这回欧阳芾相信了,眼睛再度亮起来:“太好了。”

见她开怀,曾巩不禁摇头笑叹。

自第一回见她起,她便时不时对着一些人,甚至对着听到的一些人名,产生奇怪的反应。据她自己的说法,这叫做“迷妹模式”,虽不太懂,但见她一副独乐乐模样,便也随她欢喜,由她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jj要求,现列本文参考文献及书目如下,后续每章下不再单独注释(对没错就是因为懒):

参考文献:

[1]吴瑞侠.郭熙治平年间的艺术创作活动考述[J].美与时代(下),2021(11):52-54.DOI:10.16129/jki.mysdx.2021.11.017.

[2]刘睿真.北宋金溪吴氏家族女性群像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3):72-77.DOI:10.16217/jki.szxbsk.2021.03.010.

[3]付红娟. 宋代女性婚姻权利研究[D].甘肃政法大学,2021.DOI:10.27785/dki.ggszf.2021.000162.

[4]陈豪,丁雨.宋代官员墓葬相关问题刍议[J].华夏考古,2021(01):96-105.DOI:10.16143/jki.1001-9928.2021.01.010.

[5]鄢嫣.疏离于古文运动之外——论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J].北京社会科学,2021(02):26-35.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210203.

[6]张佐.治国“体要”之争——《宋朝诸臣奏议》与王安石变法研究的新视角[J].开放时代,2020(05):135-149 8-9.

[7]肖鹏.“以文取士”何以“知人之才”——宋神宗时期科举制度革废辩论之解析[J].学习与实践,2019(11):135-141.DOI:10.19624/jki42-1005/c.2019.11.016.

[8]雷艳平.论宋代闺阁女子的文学教育与才艺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11):30-32.DOI:10.16336/jki43-1459/z.2019.11.012.

[9]刘大明.媒介与诗歌:宋代邸报诗的新闻传播活动价值[J].国际新闻界,2019,41(06):164-176.DOI:10.13495/jki.cjjc.2019.06.010.

[10]鞏本棟.“欲知唐詩者,觀此足矣”——王安石《唐百家詩選》新論[J].中华文史论丛,2019(02):53-90 387-388.DOI:10.16837/jki.1002-0039.2019.02.002.

[11]刘会改. 北宋宗室子弟生活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2]钱申. 君臣师生: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相互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3]闫国防. 王安石同年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9.

[14]李瑶. 宋代女性家外活动[D].华中科技大学,2019.DOI:10.27157/dki.ghzku.2019.002259.

[15]刘守刚,贾杰.司马光与王安石理财治国思想比较[J].税务研究,2017(05):118-122.DOI:10.19376/jki11-1011/f.2017.05.028.

[16]范立舟.熙丰变法前后王安石形象的变化及其意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2):54-72.DOI:10.13471/jki.jsysusse.2017.02.006.

[17]潘晟.宋代的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的地理阐释[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30(04):71-83.

[18]王文芳. 王安石咏史怀古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19]谢江珊. 宋代的女性形象及其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0]张仙女. 宋代太学学官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1]宫波.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2]李团结. 苏洵政论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3]熊奏凯. 宋代国子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4]陈朝阳. 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5]刘森.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6]张梦然. 宋代县主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7]张波. 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D].河北大学,2011.

[28]徐世民. 王安石政论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0.

[29]郑丽萍. 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0]吴菁菁. 北宋枢相冯京生平事迹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8.

[31]张白露. 郭熙研究[D].东南大学,2006.

[32]祖慧.沈括与王安石关系研究[J].学术月刊,2003(10):52-59.DOI:10.19862/jki.xsyk.2003.10.007.

[33]邱模楷.曾巩与王安石[J].抚州师专学报,□□-69.

[34]李裕民.沈括的亲属、交游及佚著[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39-44.DOI:10.13451/jki.shanxi.univ(phil.soc.).1987.04.011.

[35]李志超.中国古代计时技术的最高成就──沈括的浮漏[J].大学物理,1983(08):26-29.DOI:10.16854/jki.1000-0712.1983.08.013.

[36]邓小南.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辨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74-77 30.

参考书目:

(一)风俗相关: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武林旧事》周密

《梦梁录》吴自牧

《细说宋朝》虞云国

《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傅伯星

《宋画·花鸟》南山书画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陈炎

《宋仁宗:共治时代》吴钩

《宋:现代的拂晓时分》吴钩

《生活在宋朝》吴钩

《宋词说宋史》诸葛忆兵

《庆历四年秋》夏坚勇

《宋代文化史论述》陈植锷

(二)人物相关:

《林泉高致》郭熙

《王安石全集》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广铭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江永红

《苏轼传》王水照,崔铭

《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欧阳修传》王水照,崔铭

《梦溪笔谈》沈括

《宋史》陈振

《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2022.6.25(全文完结后的某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